2025年9月20日,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院三楼情景模拟实验室成功举办“安徽省第二十一届社科普及活动月”活动暨“新时代文化使命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学术工作坊。本次活动特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刊物编审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史宏波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卢岚教授、学院王习胜教授出席指导,学院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学位点的博士生、硕士生代表等40余人现场参加本次学术活动。

在活动第一阶段,史宏波教授和卢岚教授先后做了主旨学术报告。史宏波教授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应该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生产,站稳学科立场,创新学科思维,防止简单移植、粗暴嫁接、无效空转等不良倾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构从体系范式向实践范式转化。卢岚教授聚焦数字技术为何赋能、以何赋能、如何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等问题进行了精彩发言。她指出,考察真实场景、技术与人的现实关系图景,是完成新时代文化使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的重要方法。


活动第二阶段由王习胜教授主持,戴家芳教授、杨希副教授、孙艳秋副教授等十位学院教师和博士生代表,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思政课教学改革、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文化交流传播等议题,汇报交流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思考心得。相关刊物编审专家、史宏波教授、卢岚教授对每位汇报人逐一进行了精彩点评和学术点拨。

王习胜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感谢了与会专家贡献的学术智慧,强调参会师生要认真汲取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夯实理论功底,完善研究成果,希望大家增强学术共同体意识,齐心协力为学院内涵式建设、新时代文化使命担当贡献力量。
全场活动持续三个多小时,不仅实现了“理论深度”与“研讨温度”的有机统一,而且搭建了专家引领、学界互动、成果共享的交流平台。现场气氛热烈,参会师生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受益良多。
据悉,本次活动系学院作为第五批“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积极响应安徽省第二十一届(2025)社会科学普及月活动所进行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点会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把研讨成果转化为思政教育实践的动力,既立足学术岗位深耕理论创新,又面向社会公众普及思政知识,以“知行合一”的担当书写思想政治教育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