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院四楼411会议室举办“安徽省第二十一届社科普及活动月”活动暨《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研读学术工作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汪盛玉教授,学院青年教师陈德洋、孙辉、潘二亮老师参加指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点各年级博士生、学院其他各个学位点的硕士生以及学院部分本科生等60余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参加了本次研读活动。


博士生杨军就《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总论中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进行领学。杨军从四个方面分享,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具有深厚的缘由。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滋养和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统筹谋划。二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当今世界文化激荡展现新态势,中华文明发展提出新课题,文化强国建设进入新阶段,社会思想文化呈现新特点,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三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形成过程中,坚持“两个结合”,既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又吸收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是一个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思想体系,蕴含一系列重大创新观点,涵盖一系列战略部署。
学院青年教师陈德洋、孙辉、潘二亮老师在点评中也交流和分享了自己的观点。陈德洋老师围绕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展开,认为其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是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么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从实践、理论层面分析提出该思想的逻辑。孙辉老师从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角度分享三点内容,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确文明发展视角,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二是要深入学习领会,注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结合 “两个结合”,强调马克思主义领导地位;三是提及在文化领导权建设中需坚持相关要求。潘二亮老师从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角度,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学习,从宏观历史角度、动态发展视角去学,并活学活用该思想解决问题;还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指出其本质与人相关,需在文化精神价值层面培养现代性的人,强调推进现代化中要有伦理约束意识,未来应更多关注文化价值理念。现场和线上其他参与同学也积极发言,表达了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心得体会。
汪盛玉教授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正文十二章进行了提纲挈领性的概括,认为杨军博士生进行了抛砖引玉的领学,为各位同学进一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提供了借鉴。她强调,熟知并非真知,我们需要不断深入文本认认真真学、踏踏实实学,努力挖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内涵、紧密联系现实以实际行动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实践。参会师生纷纷表示,本次活动学习氛围好、相互交流研讨很有启发,不仅有助于师生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还能为师生开展相关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据悉,本次活动系学院作为第五批“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积极响应安徽省第二十一届(2025)社会科学普及月活动所进行的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的专题性社科普及活动之一。本月还会举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动态与团队暑期实践成果展示、新时代文化使命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等专题性学术工作坊等社科普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