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下午,《习近平著作选读》系列文本研读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项目组在文典楼马克思主义学院G402会议室开展了第十二期读书会。项目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汪盛玉参加领学,项目老师陈德洋、孙辉以及本、硕、博研究生等成员参加了研讨。

本次读书会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中的重要篇目为主要研读内容。陈德洋老师就《发展数字经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五十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进行解读。他从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出发,分析数字经济作为未来发展新引擎的战略意义,提到发展数字经济是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关键举措;结合历史脉络,阐释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世界意义,强调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始终坚持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责任担当。202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生李玉围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和《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展开解读。她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强调以史为鉴是开创未来的思想根基;在宗教中国化议题上,她从文化融合与社会治理角度,分析了宗教与中国国情、中华文化相适应的实践路径,指出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对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性。2023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生季婕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和《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在法治体系建设方面,她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链条,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在发展理论问题上,她结合新发展阶段的特征,深入剖析了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强调要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突破,正确把握发展规律。2023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生陈浩对《重视战略策略问题》和《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进行解读。他从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理论出发,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的战略抉择案例,阐述了战略策略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运用;在全面从严治党议题上,他以历史周期率为切入点,分析了党的自我革命作为跳出这一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强调自我革命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所在。202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生潘希瑞解读了《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和《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她阐释了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的独特性与优越性,强调中国人权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有机统一;在香港治理方面,她以香港回归二十五年来的繁荣稳定为实证,分析了“一国两制”方针的实践成效,指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与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权益的辩证统一关系。202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生邢东旭就《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和《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进行分享。他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强调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要以共同的民族梦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在新征程议题上,他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号召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的姿态,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辉煌。

汪盛玉老师详细地总结成员们的读书报告,强调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要秉持问题意识,要对著述观点深入思考,探究其内涵,同时要善于汲取文本的论证思路和语言智慧。
据悉,该读书会获汪盛玉老师主持的 2023 年度安徽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项目 “《习近平著作选读》系列文本研读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2023gjxslt003)”支持,至此,项目组完成了《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的共读文本活动。通过对《习近平著作选读》相关篇目的系统学习,项目组进一步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项目组后续将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问答》《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等文本继续开展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活动,为学生培养学术思维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