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开展秋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

9月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在文典楼G209会议室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课程组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会议,教学副院长李祥兴应邀出席并作指导。会议由课程组负责人孙艳秋主持。

备课会伊始,课程组负责人孙艳秋首先就本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安排、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等内容作了详细说明,并介绍了本次集体备课会的主题与具体任务。备课展示环节,曹康康以绪论部分《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为例,分享了教学设计思路。他通过引入时政素材、设置课堂互动环节,并借助学校官方公众号发布的各学院宣传视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课堂亲和力。高媛媛就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进行汇报,围绕教学重难点、新素材补充和实践活动话题设计等展开交流,介绍了如“请到民勤种棵树”公益活动、“蹭饭书记”董桂林等案例,注重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提升教学实效。

集体讨论阶段,李祥兴副院长首先向辛勤工作在思政课教学一线的教师们表示感谢,并围绕课前准备、课堂管理、教学素材选用与教学设计等方面提出指导建议。他强调,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叙述应服务于理论阐释,教师需注重对素材的提炼与升华,做到有理有据、深入浅出,避免“有故事无道理”。他还指出,充分备课和集体教研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后,与会教师围绕开学第一课的教学设计、真实学情把握、教学重难点突破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个性化教学经验。大家一致认为,应通过扎实的学情调研增强教学针对性,切实回应学生关切。经过两个半小时的深入交流与研讨,与会教师对本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各方面内容有了更全面的把握,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安排与重点任务,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后,孙艳秋作会议总结。她强调,要始终立足学生实际,持续更新教学素材,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吸引力与感染力。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问题与需求,在课堂中有的放矢、有效回应,切实发挥思政课在价值引领和思想指导方面的重要作用。


点击: 时间:2025-09-11 编辑:张婷  预审:李祥兴  终审:姚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