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项目结果公示,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祥兴、张鑫共同指导,由陈雪燕、相满意、李艾、郑鑫、潘喻、徐佳乐等本科生联合申报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一颗“红星”续薪火,“两创”引领绽芳华——在宣纸工艺传承中感受文化辉煌》《红星造纸续薪火 非遗匠心绽芳华》成功入选。

为落实教育部“打造一批‘大思政课’品牌”的重点任务,丰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用“行走的思政课”讲好新时代故事,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团队多次奔赴我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安徽省泾县红星造纸厂深度调研、集中研讨、精心打磨,最终推出由安徽省委讲师团理论宣讲专家库成员、安徽省“社科知识普及工作先进个人”张鑫副教授主讲的《一颗“红星”续薪火,“两创”引领绽芳华——在宣纸工艺传承中感受文化辉煌》,本科生李艾和陈雪燕主讲的《红星造纸续薪火,非遗匠心绽芳华手绘地图》两部“行走的思政课”作品。


在作品创作过程中,院领导姚宏志、刘玉艳、汪盛玉全程跟踪指导,师生创作团队不辞辛劳深入基层一线,围绕党的二十大代表、“大国工匠”毛胜利与90后“新潮匠人”姚云夔之间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生动讲述了在习近平总书记“两创”理论的指导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宣纸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绽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与璀璨生命力。
据悉,该“大思政课”手绘地图项目思政实践教学资源已上传至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平台,并面向全国展播,充分彰显出我校在思政实践育人领域的积极探索。学校将持续推动“行走的思政课”全面实现“社会化、基地化、课程化、全员化、项目化”加快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和稳步发展。
【视频观看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