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下午,由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会中心(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的第37期集体备课会在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集体备课中心“云上大练兵”平台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安徽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月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祥兴教授,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德军教授,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虞满华教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佘君教授,以及二所高校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教师参加了会议。备课会由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程组负责人崔明海副教授主持。
备课会伊始,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月红教授致欢迎辞。她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该院近年来在思政课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就。她高度肯定了集体备课会对于提升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并预祝本次集体备课会圆满成功。

本次备课会的内容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在教学展示环节,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杨孝旭以说课的形式,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七个层面展示“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的教学设计,并从时代背景、阶级基础、理论根源、实践基础四个维度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进行了重点分析。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刘东以讲课的形式,通过案例叙事和理论分析,从方法论的奠基、文明根脉的融合、理论传承的开创三个维度系统阐释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
专家磨课环节,虞满华教授、佘君教授从教学选题、教学逻辑、教学材料、教学语言等方面对两位教师的教学展示进行了深度点评。他们指出,两位老师以问题导向展开教学,以案例叙事强化课程的吸引力,以详实数据增强课程的说服力。教学设计新颖,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教学内容精彩,视野开阔,既有宏观高度,又有微观具象,体现了思政课要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本质要求,展现了一名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本领。

最后,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理副教授作备课小结。他高度肯定了两位教师的精彩展示和独到分享,磨课专家们的意见精准、指导有力。期待在“手拉手”促合作的理念指导下,通过群策群力、优势互补,持续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新路径、新方法的探索,助推思政课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示范引领功能,通过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会中心举办的集体备课会,推动全省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接下来,学院将继续组织集体备课会,共同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努力打造受学生欢迎的思政金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