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采访我院高正礼院长谈如何让高校思政课有趣不“高冷”

    今年春节过后,省委副书记信长星第一站就到安徽师范大学专题调研思想政治工作。在听闻该校学生说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方法,和学生平等互动、交流对话时,信长星给予了高度肯定,对于该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高深”的专业上出情怀,他表示赞许。

  两天后,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高层研讨会在该校举行,该校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再度得到与会专家的称赞。

  那么,该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究竟如何开展的?日前,本报记者独家对话了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正礼。

“一把手”工程,亲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本报记者:作为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支撑,马克思主义学院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贵校是如何做好顶层设计,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顺利、有效开展?

  高正礼:客观地讲,一直以来,学校都很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直属于学校的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研的二级机构——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按照生均20元的标准划拨专款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列为学校七大重点支持发展的学科之一,“十二五”期间投入专项科研经费185万元、教学经费460万余元,“十三五”期间将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造一座独栋的教学和科研大楼。

  近年来,学校更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校党委书记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定期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调研,出台并实行了校党委副书记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党政“一把手”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党委常委到堂检查和聆听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关于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教学内容等系列规定。通过这一系列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保障体系。

  校领导班子带头教学,开了很好的头,全校上下联动,思想政治意识就融入到每一位教师心中,很自然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了“思想政治课程”向“课程思想政治”的转变。就像省委副书记信长星来调研时学生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不照本宣科,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方法,和我们平等互动、交流对话,让学生真懂、真信、真用”,“在中国近代史课上,老师不仅讲授那段灾难深重、屈辱落后、奋起抗争的历史,还结合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报国决心”。

多元教学,去除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冷”范

  本报记者:作为师范类院校,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较好,思想政治课教学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如何让学生爱上这门课程呢?

  高正礼:的确,就像你说的,如何让学生爱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比较关心的问题。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旗帜鲜明,坚持正面宣传,大力弘扬正能量,因此给人以“高冷”形象。为了消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给学生的“高冷”形象,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学校在不断地作出探索,从课堂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改革到采用新媒体等方面,努力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首先从课堂教学着手改革,考虑到每个学生进校时的理论基础不同,接受水平不同,过去那种“千人一面”的教学方式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2013年,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并实施了“1+3”分类教学模式,即“统一管理,分类教学和考核”,根据学生的学科和专业背景,把学生分为文科、理科、艺体三大类,分别拟定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实施各具特色的教学和考核方式、方法。

  具体教学时,经过充分论证,推行了“大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方案,即把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演讲”、“经典导读”、“踏寻史迹”、“社会调查”等实现了“基础”、“原理”、“纲要”和“概论”四门主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全覆盖;开发实践教学的社会资源,建立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皖南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联合校团委、学生处,将素质拓展活动尤其是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三个课堂”联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员参与指导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外,学校紧跟形势,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打造新闻网、思政文明网、赭麓之声、宣传之窗、记者在线、微博微信等多位一体宣传平台,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以校园网上的“学子心声”为例,所有在校生有什么需求、困难都可以在这上面发问,将问题提交到对应部门,如校园网络慢、澡堂水不热等都可以提交到“学子心声”,各部门在规定工作日内都会给出答案的。这样一来,通过网络就可以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盘活起来。

示范引领,打造安师大“群英现象”

  本报记者: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先后涌现了路丙辉、房玫等一大批在全国享有盛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他们的课在校园里也备受欢迎。那么,贵校如何打造这支高水准的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

  高正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必须紧紧抓住教师这一关键环节。这么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准入关,同时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人才引进计划、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计划,一边培育优秀人才,一边通过传、帮、带,让教学经验丰富名师多带带年轻教师,像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房玫,学院就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房玫工作重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景模拟实验室,孵化、成长了一批年轻教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90%以上专任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其中全国模范教师一人、全国师德标兵一人、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者四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一人、全国高校思政课影响力提名人物两人,师资力量可谓是比较雄厚的。这其中就涌现出党的十八大代表房玫、全国师德标兵路丙辉、全国模范教师陶富源、全国高校首届百名“两课优秀教师”钱广荣等先进代表。

教师成长了,学生自然就受益了。最近这几年,学生中先后涌现出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吴青山、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古孜里努尔·艾尼瓦尔、援川支教志愿者王娟等一批各具特色、可亲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陆续有五人被评为“中国好人”、六人被评为“安徽好人”、两人被评为“芜湖好人”,被省教育厅领导夸赞为安徽师范大学的“群英现象”。

点击: 时间:2017-03-22 编辑:傅绪中  预审:boda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