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倾心养师德 笃行铸师魂——记安徽师范大学教授路丙辉

编辑:傅绪中          时间:2019-04-30   点击数:

路丙辉,1968年10月出生,安徽全椒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师德标兵,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名师工作室之“丙辉工作室”首席专家。

用情化人,搭起平台助力学生成长

    安徽师大的学生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大学四年,要是没有听过‘丙辉漫谈’,算是白来师大了。”师大的学生所以如此衷爱“丙辉漫谈”,因为这是路丙辉专门为大学生成长搭建的师生交流平台。走上工作岗位不久,路丙辉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义务开讲座,专门讨论学生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这一做就再也没有停下来,“丙辉漫谈”由此诞生。25年来,路丙辉已经义务为学生举办漫谈300多场,有40000余人次听过“丙辉漫谈”,收集和回答的学生问题10000余条。直到今天,“丙辉漫谈”依然深受学生追捧,场场爆满。

    路丙辉并没有止步于现场版的“丙辉漫谈”。2006年8月,他自费20000余元,注册建成“中国辅导员网”,专门开设“丙辉漫谈”网络专栏。10多年来,专栏已有300余条学生关心的热点主题讨论,跟贴1000余条,点击浏览量已逾30余万次,他本人的笔谈20余万字。网站积累的12000余篇与德育相关的文章浏览量已逾1000余万次。

    当手机微平台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时,路丙辉又开设个人微博,广泛推介个人微信圈,积极利用微平台,将“丙辉漫谈”通过网络平台跨时空地深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至目前,路丙辉针对大学生中的爱情、教育、成长、考研等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已经发表微博2000余条,30余万字,引起广泛关注。

用爱育人,打造人才培养新品牌

    “做一个温暖的老师”一直是路丙辉的座右铭。他将“丙辉漫谈”工作延伸到无限的为学生服务中去。

    陈勇,一名来自安庆乡村的男孩,从小失去父爱,家境贫寒,靠自己的勤奋考上安徽师范大学。在一次“丙辉漫谈”的现场认识了路丙辉,从此结下师徒之缘。2008年12月,他因脑部血管渗血导致失眠,需要开颅手术,路丙辉得知后,一边四处筹款,一边到医院陪护看望,给陈勇以极大的精神鼓励,手术十分成功。从此,师徒俩更像父子一样。陈勇以更加激昂的状态积极面对生活。毕业后陈勇到北京某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工作,现已是这家公司的部门总监。

    类似陈勇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他通过 “丙辉漫谈”活动认识了一批需要帮助、渴求引导、追求梦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家庭经济有困难的,他慷慨解囊;心理和情感有伤痛的,他就用心抚慰;有追求想发展的,他就及时给以引导和鼓励。凡是被路丙辉发现的,不管是通过什么渠道,只要是需要帮助的学生,没有一个被放弃。多年来,600余名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帮助和指导,获得长足发展。

    尽管如此,路丙辉感到做的还很不够。他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将自己的理论教育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生动的实践中体悟理论的魅力。因此,路丙辉不是单纯地致力于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堂教学,而是挤出大量的时间,投入大量的精力积极引导大学生创建自我教育的第二课堂。他先后指导学生创立6个学生社团,并担任5个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其中,担任“学生德育研究会”的终身指导教师,深入一线参与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将德育工作与专业设置有机结合起来,先后在会内组建文德园、艺德园、师德园等十几个德育园地。指导学生结合课程教学举办多届“师德论坛”、“道德与文明辩论赛”、“德育相声小品大赛”等品牌活动,25年来先后指导学生8000余人,用实际行动做学生的好朋友。

    针对广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知之甚少的现实而开展的“民族风情展”活动成为学校的“社团文化节精品活动”。他带领学生社团亲临农村一线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做社会调查,指导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获得“安徽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意志力薄弱、缺乏责任感、无所作为的情况,他在学生中发起“大学印记文化之旅”的活动,通过骑车或徒步旅行,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到目前,已先后带领数十名学生骑车环游长江三角洲三省一市13个地市,从芜湖徒步前往九华山、太白墓、南京、滁州等地,旅程2000余公里。这一倡导在学生中引起良好反响,一些学生纷纷自行组织类似活动,磨练意志品质。

用心教书,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路丙辉深入一线调查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先后8年担任专科、本科、研究生各层次的兼职辅导员,做学生的知心人,从而使他的教学能够做到贴近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实际。通过多年的积累,他的课程基本形成了“感情充沛、亦庄亦谐、深入浅出、极富张力”的教学特色,收到了入脑入心的实效,其教学工作水平受到校内外同行和师生的一致好评。他说:“我们要引导学生成为健康的优秀人,我们自己就要首先成为这种人,这样才有说服力。”

    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研室主任十几年来,路丙辉始终严于律己,在繁忙的工作和沉重的生活压力面前,依然坚守岗位从不放松要求。妻子临产不幸离世后,15年来努力克服照顾儿子和赡养母亲的重重艰辛,负痛前行,毫不松懈。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教研室的同志们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了保证全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组织集体备课,给每一个新到教研室担任教学任务的专兼职教师做培训,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资料、教学课件毫无保留地让大家共享。直接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百余人次。在课程建设中,路丙辉更是热情张罗,积极组织并主动请缨担任主讲。促成教研室承担的两门主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先后成为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在队伍建设中,路丙辉修身示范,促进团结,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每学期教研室排课,他总是根据实际情况,首先满足教师们的要求,把困难留给自己,让大家心情愉快地工作。

    针对校内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能力不同的实际情况,他带领教研室同仁对全校的文科、理工科、艺体类的同学进行分类教学。他通过教师在岗培训,教研室集体备课,加强团队建设等三个方面的工作,解决了分类教学中教师队伍的分类难题,从而使分类教学顺利开展。2014年7月,他带领教研室全体成员成功申报了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名师工作室”项目。作为工作室的首席专家,他带领全体成员用心探索,用力打造,努力通过公开课、访谈录等形式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新模式。已经出版的《名师访谈录——告别成长的迷茫》一书,以及900分钟百集名师访谈的视频短片,是路丙辉带领这个团队两年的精心力作。该项目以优秀的成绩结项。

“带出来那么多学生,教学工作出神入化,科研工作有声有色,还要照顾母亲和儿子,怎么能够做到这么多?太难以想象了。”同事们对于路丙辉的工作成绩在钦佩的同时也大惑不解。“我最奢侈的生活就是能够在一个没有工作的早晨睡上一个懒觉。”这就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被师大学子亲切地誉为“温暖老师”的路丙辉低调质朴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