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顺利完成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查

 

 

本网讯(胡忠婷/文)20211122-24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顺利完成了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查。此次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进行二级认证的专家组由盐城师范学院院长方忠教授、湖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儒金教授、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副院长史根林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周晓静教授、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胡昂教授组成。

1122日上午,专业认证见面会在花津校区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会议由联合认证专家组组长方忠教授主持,专家组全体成员、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专业教师代表参会。首先,方忠教授介绍了联合认证专家组成员,并说明专业认证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紧接着,学院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赵冰分别从专业简介和历史发展、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的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了专业认证自评自建设的工作汇报。随后,专家组就师资队伍建设与分类评价、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问题向教务处等职能部门提出问题询证。最后,胡朝荣书记对专家组来校考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基本情况和发展定位,并指出我校作为安徽高等教育的“母体”和基础教育的“母机”,高度重视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把抓好专业认证作为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打造鲜明办学特色的重要契机、关键抓手和必由之路。

会后,考查组专家集体参观了校史馆。接着,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进行了为期两天半的现场考查。考查期间,专家组按照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相关安排,把握主线、坚守底线,严格对照认证标准的8个一级指标和39个二级指标,通过看课听课、线上线下深度访谈、考查走访、文卷审阅等形式开展工作。先后累计听课看课18门次,调阅13门课程的试卷和课程考核材料1400余份,毕业论文51篇,教育实践材料50份,查阅管理文件、教学档案、支撑材料90余份,召开领导班子成员座谈会、教师代表座谈会、学生代表座谈会、实习基地带教人员座谈会、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及用人单位代表座谈会等7场,共计76人次,访谈校领导3人次,访谈职能部门负责人11人次,访谈学院领导、管理人员和专业负责人10人次,实地考查教育实习基地、教师技能实训中心、图书馆、学院虚拟仿真实训室、丙辉网络思政中心等地。

1124日上午,在花津校区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了专业认证专家意见反馈会。专家组全体成员,省评估中心副主任张志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林,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专业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认证专家组组长对现场考查基本情况和整体意见进行了反馈,专家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特色鲜明,办学成果丰富。专家组成员在反馈个人考查意见过程中,对专业围绕师范专业认证,聚焦主线底线,努力达成认证目标予以了充分肯定,就“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支撑、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教育质量反馈改进机制、教学设施保障、持续改进机制”等方面指出了问题和不足,并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学院院长姚宏志教授作了表态发言,他对专家组进校考查所付出的辛苦劳动表示感谢,同时指出,学院将会认真学习领会、积极消化吸收专家组的意见与建议,继续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在进一步培养学生践行师德能力上下功夫,在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上下功夫,认真做好整改工作。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林指出,专家组对专业的建设情况作出了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了问题,提出了建议,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师范专业认证、打造一流本科专业、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学校将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抢抓新时代师范院校发展新机遇,坚持对标对表,着力深化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狠抓整改落实;坚持内涵发展,着力提升建设质量。

安徽省评估中心负责同志张志东对教育部认证专家高质量的工作和辛勤的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五位一体”教育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是高等师范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学校要以此次师范专业认证为契机,以专家组意见为指导,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切实做好整改的“后半篇文章”。要高度重视,全力抓好认证整改工作;要举一反三,推动学校师范类专业建设更上新台阶;要以点带面,服务安徽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

据悉,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对师范专业建设质量的全过程检查。学院对此次专业认证工作高度重视,并于2018年就开始了专业认证的相关准备工作,历时三年多,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历史和现状、成绩和不足做了全面的梳理和检视,为更好的开展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院将对照此次专家进校考查指出的问题和建议,积极开展整改工作以推动师范专业内涵发展,建立基于产出的质量保障体系和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点击: 时间:2021-11-29 编辑:董雪琴  预审:赵冰  终审:姚宏志